中新经纬5月15日电 题:银行调低存款利率能否触发超额储蓄转消费?
作者 董琦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资料图】
曹金丘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
2023年4月以来,河南、广东等多地中小银行(地方农商行为主)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在10-45bp(基点)不等。存款利率调降背后因素是什么?能否促进超额储蓄转向消费?
当前存款“降息”属于“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深化
据媒体报道,5月15日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将下调,四大国有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幅度为30bp,其它金融机构降幅为50bp。
以桂林银行为例,5月12日,该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5月15日对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协定存款产品利率分别下调55bp。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由1.55%、2.10%下调至1%、1.55%,单位协定存款利率由此前的1.90%下调至1.35%。
作为中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整存整取)依然维持在1.5%不变,因此本轮银行存款利率调降严格意义上并非真的降息。实际上,银行存款利率已历经多轮下调,2022年4月和9月全国性银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利率。2022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 10 个bp左右,做出调整的银行或将对其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有利。这一下调并非央行要求执行,而是鼓励引导,下调决定权仍在中小银行手中。2022年9月,在8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后,多家国有大行调降存款利率。
归根结底,本轮存款利率调降也属于“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存款利率于2013年9月24日开启市场化进程,2015年10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银行可以自主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规定实际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上限在2021年6月进行重要变革,由基准上浮倍数转变为基准加点。这一改革旨在规范过于激烈的存款竞争市场,压制部分银行的高息揽储行为,缩窄长短期限利率利差,减缓杠杆效应,进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2022年4月起建立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规定成员银行将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来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存款利率调降背后是哪些因素?
2023年初的人民币存款维持高位,储蓄释放速度较慢。尽管4月居民存款较3月回落1.2万亿元,但属于季节性回落。全年维度来看,居民存款增幅累计值仍远超前几年,说明居民储蓄的流出意愿有所修复,不过仍然较低。因此,存款利率调降背景下,居民储蓄有望进一步流出,更多流向消费、房贷、资本市场等。同时,部分银行“高息揽储”,进一步限制居民储蓄释放及企业投资行为。以协议存款为例,是银行对保险、社保、养老保险等特定资金开设的存款,期限较长。银行往往会通过“高吸揽储”来吸引客户,使得该存款利率多次突破上限。
货币活化程度偏低,改善的空间依然较大。整体看,4月M1(狭义货币)同比增长5.3%,比上月微幅反弹0.2个百分点;受2022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叠加信贷派生存款降低,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2.4%,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M2- M1”剪刀差为7.1%,较3月的7.6%收窄0.5个百分点,货币活化程度边际改善,但空间依然较大。
资金杠杆抬升、空转加剧。2023年3月降准以来,资金利率中枢回落,资金杠杆明显抬升,资金空转有所加剧。存款利率调降一定程度上可以疏通流动性淤积,支撑宽信用进程。
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利率接连调降后,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存款高增且利率高企下,银行负债端成本带来的压力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银行资产端收益也受到明显影响,导致净息差大幅收窄。此外,中小银行通过通知存款、协定存款以及其他“高息揽储”行为,也对其他银行的经营行为产生扰动,因此压降存款成本、规范吸储行为也属于大势所趋。
存款“降息”影响几何?
客观上,本轮银行下降存款利率的效果与2022年4月、9月的效果类似,可以降低负债端成本,保护银行净息差。当前流动性淤积仍未缓解,本轮存款利率调降,可以促使存款搬家,促使超额储蓄流出,更多转化为消费。
同时,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存款利率调降理论上还会带动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一方面,存款利率调降后会激励居民企业储蓄存款“搬家”,可以促使广义流动性转化为剩余流动性,给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银行在负债端成本下降之后,资产端对资产收益的要求会相应降低,进而有利于增加债券市场的配置力量,进一步助力长端利率下行。
但是,当前存款利率调降并不足以触发超额储蓄大规模转为消费及向金融资产流入。本轮存款利率调降,理论上可以促使存款搬家,促使超额储蓄流出,更多转化为消费,但刺激难度或较大。回归基本面,复苏的亮眼数据已经很难挑动市场神经,通胀端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将主导二季度的资产定价逻辑。未来长端利率仍有望继续下探,高股息资产仍将占优。(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编辑:杨京川】